33、县衙的小姐(求追读,求推荐票)-《我重写了家族历史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他那时的感受,我想……很复杂很复杂。一个人,在不合宜的时间喜欢上了一个心宜的姑娘。”

    徐从阐述道。

    他纵然饱受世事沧桑,可灰白狐狸的它,却也无法代入到徐二愣子那时的心境。纵然妙笔生花、口灿舌花,却也难以形容。

    “合宜?是门第吗?”

    吴昊口中又说出了这一个词。

    这个词不罕见,网文中经常喜欢用这个词。习惯到他……听到相符的事例时,脑海就蹦出了这两个字。

    他对老爷子自称“他”并不感到稀奇,那个“他”尚是一个懵懂少年……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升级考之后,徐二愣子如愿以偿的取得了初等小学的结业证书。一张厚厚的白色方形纸张上,盖着几个红色印戳,左上角贴着一枚价格为二角银毫的印花税票。(清末没有印花税,这是县令另加的。)

    一枚1元银元,价值十角。在银元之下,还有一角银毫、二角银毫。一角银毫可当十个铜子。一角银毫等同于当十文的铜元。普通的铜元都是价值一枚方孔铜钱。

    清末币制混乱,新钱旧钱并用。

    初小毕业之后,距离高小开学还有一段日子。昨夜下过一场夏雨,风骤雨急,早晨县城青石板铺就的主道上尚遗留湿痕,沾了一些过道树的落叶。

    县衙位于县城南门一侧,也在主道的末端。

    他到了县衙,熟悉的绕到了衙署工房的耳房。刚刚落座没多久,耳房就走进了一个皂袍的胥吏,捧着木案,上面放着厚厚的一沓公文。

    这胥吏姓郑,一个方脸汉子。

    “徐从,你过来了,这是县里下放各乡催促织造的令文。你抄写一百张,这里有一些点心,你吃完后,再抄写也行。”

    他指了指耳房的一个圆桌,上面摆放着一个果盘,里面是一些核桃酥。

    他对徐二愣子很客气。从弘文学堂毕业的初小学生,虽则学历不足以称道,可却得了留洋先生的介绍信,这就便与常人有所不同了。

    等郑胥吏走后,徐二愣子吃了一块核桃酥,然后开始誊写公文。抄书这活计也只是赚一份辛苦钱,二十份一个铜子,一百份只得五个铜子。

    这一天下来,顶多赚上十来个铜子。

    只够吃上两碗羊肉烩面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