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朱允炆考虑再三,三师可以作为虚职,封赏下去。但三少还是需要安排几个,杨荣、胡濙、姚广孝等人一时半会抽不开身。 郑和功劳甚大,为人正直,意志坚定,又有军略在身,作太子少保是合适的人选,加上他是宦官,可以陪朱文奎入宫左右陪伴。 至于太子少师的人选,恐怕还得解缙、杨士奇兼任了。太子少傅,就直接让杨溥、金幼孜担任了,至于詹事府官员,可在朝臣中选出。 朱允炆权衡定下之后,又拿出兵部奏折。兵部任务最重的是厘清与评定水师军士功劳,定下封赏等级,而水师将官的功劳评定,虽然更是困难,但因人数少,反而并不繁琐。 铁铉建议封郑和为侯爵,朱能、张玉、骆冠英等为伯爵,因张玉牺牲,追封侯爵,其他将官封将军官衔。 朱允炆看着这一份简易奏报,很是不满意,兵部在封赏问题上,还是小气了太多。 朱允炆提起笔,先将骆冠英的名字划掉,然后盯着张玉的名字,陷入沉思。 张玉走了,这对于大明水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。他是一个值得敬重的军人,一心报国,生死无悔,他全程参与了南美洲的历险,只不过是在返航途中病逝。 封伯爵,追封侯爵?这个建议很是不妥。若张玉为伯爵,那张辅如何接班? 要知道张辅现在也是侯爵。总不能让张辅丢了侯爵的帽子,去住伯爵的官邸吧? 朱允炆提笔批示:封赏各提一级,再议。现在郑和、张玉他们的功劳还没有显现出来,毕竟种子还没有种下,果实还没有出来,许多人对大封赏心有顾虑,甚至还有官员建议只赏不封,等新粮食种出来看结果,再行封赏。 这种方式稳妥,却容易寒了人心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