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他们如此糟蹋田地,还能活得好好的,完全是因为那里可以,一年三熟。” 李邦彦极为惊讶的看着赵桓,失声的说道:“一年三熟?可当真?即使岭南无冬日,也只能一年两熟罢了!” 赵桓再次点头说道:“市舶司的很多船工都是知道的,你可以去问问。” 李邦彦俯说道:“臣这就去查,若此事为真,那真是,真是天佑我大宋啊!” 赵桓沉默的看着李邦彦说道:“此去万里海路,切记要把这等地方,找出来,这都是我大宋的粮仓啊。” “官家所言极是,这都是我大宋之粮仓!”李邦彦满脸的激动,至于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,他都懒得想一个了。 儒家教他那些礼义廉耻类的东西,在巨大的开海之后的利益面前,他已然忘得一干二净。 而这个时候,李邦彦的说辞提醒了赵桓,很早以前,赵桓还在后世上学的时候,他就思考过这个问题。 为何明清明令禁海,尤其是螨清禁海,可以说是严苛到了极致。 现在赵桓得到了一部分的答案,人口流失。 可是禁海真的禁得住吗?只能禁的住思维罢了。 其实李邦彦的逻辑非常现实。 归根到底,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,芸芸众生都在各自的利益而奔波。 或者根据《天演论》的论调,那就是人的本质是趋利避害。 一年三熟的千里沃田,谁不心动? 赵桓看着李邦彦惊讶的态度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 李邦彦哆哆嗦嗦的走了,他要去找到市舶司那些船工详细打听下,那一年三熟的地方到底存在不存在。 当然他非常快的得到了答案。 占城稻来自占城,一年三熟绝非虚构,而且还有靖康元年,从琼州赶来的数千义军,依旧有留在汴京之人。 琼州就可以一年三熟。 据说熟练的操船之人,可以找到大片的一年三熟之地。 这一事实,让李邦彦浑身颤抖着! 这得告诉大宋所有的人!这世间居然有如此奇迹之地。 海外之地,遍地都是沃土! 赵桓看着李邦彦的札子,总是有些头疼,怎么好像整了个大宋版的马可波罗出来。 马可波罗吹捧中原王朝,遍地都是黄金,乃是黄金之国。 李邦彦吹捧海外之地,都是沃土… 马可波罗,被偷梗了。 赵桓准备这道札子,一个时代的开启,需要所有人参与,大宋有足够的人丁,却没有足够的田地,随着生活越来越好,错非精耕细作,化肥管够,天气预报可以良好运作。 否则大宋这片地,再有几代,就真的放不下了。 赵桓需要一个引子,让大宋人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模样,然后,他们会用自己的双手,去改变整个世界。 赵桓同意了这道李邦彦偷梗的札子,甚至添油加醋的写上了真的偷了马可波罗的梗。 海外有一岛屿,富硕,有金山垂天,有银海漫地。 他加上了一个指导,让目的就是让李邦彦,学会添油加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