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基于这个事实,老朱在北方也大规模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,以期北方地区能够好生的休养生息,并不指望他们能够供养朝廷军队。 可元庭仍在关外虎视眈眈,大明的大部分军队依旧要驻扎在北方。供养这些军队的粮草要从哪里来?那自然是“南粮北调”。每年,朝廷都要组织大量的运粮队伍,往返北疆运粮。 而南方种出的粮食,要想送到北方的将士手中,就必须要承担极为大量的损耗。首先,朝廷需要征发大量的民夫,古时百姓需承担的繁重“徭役”,其中就有一半以上指的就是这种运粮的任务。那时道路不便,一趟往返的时间,往往要以月计算。而民夫在运粮途中也是要吃粮的,这一边走一边吃,粮食自然损耗极快。再加上粮食在路上保存不易,万一遇到雨雪天气,或是染了湿气发了霉,遇了老鼠遭了贼,这些可都是损耗。 纵使一支运粮队一开始足有数万石的粮食,等送到北方边军们的手上时,所剩往往还不足百石。 这样巨大的损耗量,也就导致了北疆每一次粮草遇袭,都足以让大明的国力伤筋动骨。纳哈出烧掉的那十万石粮草,已经是大明为了反攻辽东囤积了足足数年的存粮,现如今已全部毁之一炬。明廷是有多么通天的能力,能在短时间内再凑出足足百万石的粮,还能让一群服徭役的民夫神不知鬼不觉的绕过前线战场,飞速的运到这些缺粮的定辽卫手上? 绝对不可能。 “既然明军缺粮,那么我等只需闭门不出,坚壁清野,明军自然没办法继续按兵不动。”洪伯颜帖木儿成竹在胸。“他们无论是想在辽东四下劫掠粮草,还是强攻我山海关与明军取得联系,一定就在这几日了。我已让人监视住他们的动向。” “而一支没有粮草的明军,不管是战是逃,还不是任我们拿捏?” “好!太好了!”高八思帖木儿大喜。“还得是大哥你!” “若是拿了朱皇帝的儿子,那可是泼天的大功!纵使封侯拜相,也不是不可能!回头你我也如左丞相一般,拥兵一方,做草原上的一部之长……” 两人相视一笑,颇有狼狈为奸这一汉家成语的风范。 “大人!大人!”正大碗喝着热酒,外头一小厮一路大叫着闯进了殿门,一股夜风直直吹在了两位帖木儿的脸上。两人齐齐一个激灵,高八思骂道:“伱个贼厮,大半夜的鬼叫什么?想冷死两位爷爷么?” 那小厮赶紧把殿门掩上,继续仓皇的道:“两位大人,小人是有重大军情。” “在镇夷台的那一部明军,突然趁夜拔营了!” 第(2/3)页